问题详情

答题翼 > 问答 > 建筑工程类考试 > 正文
目录: 标题| 题干| 答案| 搜索| 相关

某住宅楼工程 地下2层 地上23层 混凝土采用现场搅拌。工程建设地点紧邻一居民小区。在底板大体积混


某住宅楼工程,地下2层,地上23层,混凝土采用现场搅拌。工程建设地点紧邻一居民小区。在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施工单位制定了夜间施工方案,施工现场适当增加了灯光照明亮度,增加了值班人员的数量。凌晨1:00,附近居民楼的部分居民反映,因施工单位夜间施工噪声太大,影响其正常的休息,要求施工单位立刻停工。项目经理对居民解释,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每块必须连续浇筑,否则地下室会因为施工缝而漏水;并保证以后特殊情况下进行夜间施工作业前,都提前公告附近居民。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安排,项目冬期计划施工部位是主体15~23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单位制定了冬期施工方案,考虑到当地有历史记录以来最低大气温度零下14℃的气候条件,混凝土工程决定采用蓄热法加暖棚法。砂石料场采用苫布覆盖,水泥为序存,拌合水用100%的开水,出机温度达到20℃上。作业面上部采用苫布搭暖棚封闭,楼板下面四周用苫布围挡封闭,每隔10m一个煤碳炉加热。

【问题】

1.居民的要求是否合理?为什么?

2.项目经理关于夜间施工提前公告的说法是否合理?为什么?

3.该项目冬期施工方案是否合理?为什么?

4.选择一个相对适合本项目的混凝土工程冬期施工方案。

1.居民的要求合理。

理由:根据《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的规定,在城市范围内向周围生活环境排人建筑施工噪声的,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在城市市区范围内,建筑施工过程可能产生噪声污染,施工单位须在开工前15天向所在地县级以上环境行政主管部门申报该工程采取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情况。

2.项目经理关于夜间施工提前公告的说法合理。

理由:根据《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的规定,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区域内,禁止夜间进行产生噪声污染的施工作业,因生产工艺上要求或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除外,必须公告附近居民。

3.该项目冬期施工方案不合理。

理由:因为此方案难以保证质量,费用上不经济,安全上存在隐患。质量方面:搅拌用100℃的开水,易使水泥失去活性,使混凝土产生假凝。混凝土拌合水温度通常不超过80℃。费用方面:作业面上部采用苫布搭暖棚封闭,暖棚搭设需要大量材料和人工,费用较高。安全方面:在封闭的情况下,采用每隔10m一个煤炭炉加热,发生火灾和煤气中毒的概率较大,安全上存在隐患。

4.根据本项目所在地的最低大气温度历史记录零下14℃,结合本工程特点和施工部位,选择防冻剂与蓄热法保温养护相结合的方法(即综合蓄热法)作为该项目的冬期施工方案是比较合适的。

参考答案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