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奶奶今年68岁,现在独自一人生活。她幼年丧母,与家人感情淡漠,成家之后与家人几乎不再来往。丈夫对李奶奶很照顾,夫妻感情很好,但丈夫已去世三年。他们中年得子,对儿子非常宠爱。现在儿子35岁,已经成家生子,孙子2岁。儿子和儿媳处于事业高峰期,工作忙碌。
李奶奶身体状况欠佳,患有关节炎、高血压等慢性病,经常全身疼痛,但她不顾自己身体劳累,几乎每天到儿子家为其做家务,但与儿子沟通很少。李奶奶经常抱怨儿子不够孝顺、自私,对于母亲的病痛和劳累不管不问。
此外,李奶奶仍然非常想念丈夫在世时两人的美好时光,经常失眠,胡思乱想。她患有轻度的抑郁症,虽然通过治疗,有所好转,但是偶尔还是会压抑苦闷。李奶奶性格比较内向,不善于表达,与别人交往不多,朋友很少。居委会反映李奶奶也很少参加社区活动。
李奶奶每月有1000元左右的退休养老金,正常情况下能应付平时生活日用开支,可是现在扣除医药费、医疗费及给儿子孙子不时买东西的费用,每个月的钱就所剩无几了。
问题:
1.上述李奶奶的案例反映了哪些典型的老年人问题?
2.针对上述问题,社会工作者应采取什么样的介入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