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斌就读于某市重点高中,不仅品行端正,而且成绩优异,还是学校的优秀学生干部,父母对其寄予厚望。然而,今年年初,一次偶然的机会,张斌认识了不良社会青年陈强。认识后,陈强多次带张斌出入娱乐场所,还纠集身边的“哥们儿”利用张斌的好奇心理,引诱涉世不深的张斌吸食K粉、海洛因等毒品。一来二往,张斌也就跟着陈强等社会青年学会了吸毒,染上了毒瘾。
不久,张斌的班主任刘坤发现张斌经常逃课,上课无精打采,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也直线下滑,种种现象都表明张斌出现了异常情况。于是,刘坤与张斌的父母取得了联系,并如实告知他们张斌近来在校期间的表现。经过一段时间的细心观察,父母发现张斌竟然在吸毒,他们感到非常失望和震惊,立刻带张斌到当地戒毒所开始强制戒毒。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张斌成功地戒除了毒瘾。但是,由于吸食毒品,学校已经将张斌开除学籍,他无法再重返校园。高中没有毕业,没有什么特殊技能,一时间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张斌整日呆在家中,无所事事。以前的朋友知道他吸毒后,也都不再与他来往,周围的邻居和家里的亲戚也将他视为不良青年。学校的除名和亲朋好友的离弃,致使张斌在家中经常自怨自艾,性格也变得越来越孤僻。张斌的父母看着儿子这样的情况,内心非常着急, 同时,又担心陈强等人再来找张斌,使他经不住毒品的诱惑而复吸。
1.在上述案例中,张斌面临的困境主要有哪些?
2.针对张斌面临的种种困境,社会工作者可以采取哪些介人策略?